主要學歷
時間
|
學校
|
學位
|
1961-1965
|
南京農學院
|
農學學士
|
1980-1983
|
湖南農學院
|
農學碩士
|
|
|
|
主要經歷
時間
|
工作單位
|
職務職稱
|
1984 至今
|
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
|
歷任研究室副主任、主任,現任作物研究所首席專家、研究員
|
2013至今
|
中國工程院
|
院士
|
2015.10至今
|
澳门新浦京
|
雙聘院士
|
主要兼職
單位名稱
|
兼職職務
|
山東省政府
|
政府參事
|
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學術委員會
|
委員
|
中國作物學會
|
理事
|
中國作物學會小麥產業分會委員會
|
委員
|
山東作物學會
|
副理事長
|
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
|
副主任委員
|
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、貢獻
趙振東從事小麥遺傳育種三十余年,在小麥品質育種和高產育種領域做出突出貢獻。系統研究了小麥蛋白質和淀粉特性與面包/面條品質的關系,提出了蛋白質質量是影響面包和面條品質的共同指標,淀粉品質對面條品質有重要作用,認定選育優質面包/面條兼用型品種可行,選育面包/面條兼用型品種應重視蛋白質和淀粉品質的同步選擇。研究創建了“品質性狀與農藝性狀同步選擇、品質與產量協調提高”的技術路線。育成我國第一個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的面包小麥品種濟南17,有效替代進口。研究確立了優質面條小麥選育的4項關鍵指標,創新面條品質評價方法,育成優質高產面條小麥品種濟麥19。創新采用微量沉降值和面粉膨脹體積指標改良面筋強度和淀粉特性,實現了蛋白和淀粉品質的同步提高,育成面包面條兼用型高產小麥品種。集成高產多抗廣適品種選育技術,育成小麥新品種,實現了高產育種的新突破。濟麥22連續5年在不同生態類型區37個點次培創出700kg/畝以上的超高產典型,實打產量達789.9kg/畝,創我國高產紀錄,連續8年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。發表論文77篇,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、200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農學獎、2012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。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,2015年被授予“齊魯時代楷模”榮譽稱號。
|